【螳臂当车下一句是什么】“螳臂当车”是一个成语,出自《庄子·人间世》。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不自量力、以弱小的力量去对抗强大的对手,最终注定失败。很多人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会想知道它的下一句是什么,以便更完整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一、成语来源与释义
“螳臂当车”的原文是:
> “螳螂之臂,欲以当车辙,其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螳螂举起它的手臂,想要阻挡车轮的前进,它并不知道自己力量的不足。
因此,“螳臂当车”的下一句是:
> “其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这句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不自量力、盲目挑战强敌的行为。
二、总结与表格对比
| 成语 | 螳臂当车 |
| 出处 | 《庄子·人间世》 |
| 原文 | 螳螂之臂,欲以当车辙,其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
| 下一句 | 其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
| 含义 | 比喻不自量力,以弱抗强,终将失败 |
| 使用场景 | 形容某人或某团体盲目挑战强大对手 |
| 近义词 | 自不量力、以卵击石 |
| 反义词 | 量力而行、知难而退 |
三、使用建议
虽然“螳臂当车”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成语,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它通常带有贬义,用于批评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在写作或口语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是否使用此成语,避免误用或引起误解。
四、结语
“螳臂当车”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成语,更是对人类行为的一种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应理性判断自身的能力,避免因一时冲动而陷入困境。了解其下一句“其不知其力之不足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掌握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和实际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