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甄选问答 >

其此之谓乎原文及翻译

2025-10-28 16:33:00

问题描述:

其此之谓乎原文及翻译,有没有人理理我?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8 16:33:00

其此之谓乎原文及翻译】一、

“其此之谓乎”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常用于强调某种观点或结论。这句话出自《礼记·学记》,原文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民不倦,强而弗抑则民不惧,开而弗达则民不厌。此之谓也。”后人将其中的“此之谓也”简化为“其此之谓乎”,用以表示“这就是所说的……”。

“其此之谓乎”在古文中具有总结性与强调性,常用于引出结论或点明主旨。它不仅体现了古人语言的精炼,也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教育和修身的重视。

以下为原文及其翻译,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展示,便于理解与查阅。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中文原文 现代汉语翻译
其此之谓乎 这就是所说的……吧?
君子之教,喻也 君子的教育,是启发式的。
道而弗牵 引导而不强迫。
强而弗抑 鼓励而不压制。
开而弗达 开启而不直接给出答案。
道而弗牵则民不倦 引导而不强迫,百姓就不会感到疲倦。
强而弗抑则民不惧 鼓励而不压制,百姓就不会害怕。
开而弗达则民不厌 开启而不直接给出答案,百姓就不会厌烦。
此之谓也 这就是所说的。

三、内容说明

“其此之谓乎”虽简短,却蕴含深意。它不仅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更是一种修辞手法,用以增强语气,表达一种认同或肯定的态度。在现代语境中,类似“这正是我们所说的”、“这就是所指的”等表达,都可以视为“其此之谓乎”的现代变体。

在学习古文时,掌握这类句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结构与作者意图。同时,了解这些经典句子的含义,也能帮助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精准地传达思想。

四、结语

“其此之谓乎”作为古文中的常见表达,既体现了语言的简洁之美,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原文的解读与翻译,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古人智慧的精髓。在当今信息繁杂的时代,回归经典、理解古文,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