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的简介】李贽(1527年-1602年),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他出身于福建泉州的一个商人家庭,自幼聪慧好学,后考中进士,曾任河南辉县知县等职。然而,他并不满足于传统儒学的教条,对当时盛行的程朱理学提出质疑,主张个性解放与思想自由,成为明末“异端”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
李贽一生著述颇丰,主要作品包括《焚书》《藏书》《续藏书》《史纲评要》《四书评》等。他的思想在当时被视为离经叛道,甚至遭到朝廷的打压。最终,他在76岁时被逮捕入狱,并在狱中自尽,结束了他充满争议的一生。
李贽简介总结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李贽 |
| 字 | 宏甫 |
| 号 | 卓吾、温陵居士 |
| 出生年份 | 1527年 |
| 去世年份 | 1602年 |
| 籍贯 | 福建泉州 |
| 身份 | 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
| 主要思想 | 反对程朱理学,提倡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反对盲从权威 |
| 代表著作 | 《焚书》《藏书》《续藏书》《史纲评要》《四书评》 |
| 政治经历 | 曾任河南辉县知县等职,后因思想激进遭贬谪 |
| 历史评价 | 明代“异端”思想代表人物,影响后世启蒙思想,被视为思想界的叛逆者 |
| 去世原因 | 因言论获罪,被捕入狱,最终自尽 |
李贽的思想在当时虽不被主流接受,但其对人性、社会和教育的深刻思考,为后来的启蒙思潮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学者研究,成为中国思想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