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大不捐的意思和例句】“细大不捐”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子曰:‘吾见子之志也。’曰:‘细大不捐,其于人也,无弃物焉。’”原意是无论事物大小都不舍弃,后引申为对任何事物都加以利用或接纳,不轻视、不抛弃。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细大不捐 |
| 拼音 | xì dà bù juān |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 |
| 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
| 原意 | 不论事物大小,都不舍弃 |
| 引申义 | 对任何事物都加以利用或接纳,不轻视、不抛弃 |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描述人或组织对待事物的态度,强调包容与务实 |
二、常见用法及例句
| 用法 | 例句 |
| 表示包容 | 公司在招聘时,细大不捐,既重视高学历人才,也不忽视有经验的普通员工。 |
| 表示务实 | 这个团队做事非常实在,细大不捐,每一件小事都会认真处理。 |
| 表示不浪费 | 在资源管理上,他总是细大不捐,尽量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浪费。 |
| 表示全面 | 老师讲课内容详略得当,细大不捐,学生受益匪浅。 |
三、使用注意事项
- 适用对象:多用于人或组织的行为方式,强调态度上的包容与务实。
- 感情色彩:中性偏褒义,常用于正面评价。
- 常见搭配:细大不捐地看待问题 / 细大不捐地处理事务
- 易混淆词:与“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意思相近,但“细大不捐”更侧重于对大小事物的接纳,而非广纳多元文化或思想。
四、总结
“细大不捐”强调的是对事物的包容与不轻视,适用于描述一个人或组织在处理事务时的细致与务实态度。在日常生活中,若能以这种心态面对各种问题,往往能取得更好的结果。通过合理运用该成语,可以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