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甄选问答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出处介绍

2025-11-24 03:41:44

问题描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出处介绍,蹲一个懂行的,求解答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4 03:41:4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出处介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事物或人因相似而聚集在一起的现象。这句话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与哲学意义。

一、出处介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最早出自《周易·系辞上》:“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君子周急不继富,小人比而不周。”虽然这并非直接引用该成语,但其思想基础可追溯至此。

更明确的出处是《论语·子路》篇中孔子的言论:“道不同,不相为谋。”虽未直接提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这一思想在儒家经典中已有体现。

后来,这句话在《汉书·董仲舒传》中有所体现,原文为:“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明确记载。

二、含义解析

- “物以类聚”:指同类的事物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

- “人以群分”:指人们因为志趣、性格、价值观等相似而形成群体。

这句话强调了人类社会中的群体归属现象,也暗示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与选择性。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常被用来解释社交圈、朋友圈、职业圈等现象。例如:

- 职场中,相同背景或技能的人更容易组成团队;

- 网络社区中,兴趣相投的人更容易聚集;

- 学校中,性格相近的学生往往形成小团体。

四、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出处 《汉书·董仲舒传》
含义 同类事物聚集,人因相似而分群
哲学背景 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群体归属
现代应用 社交圈、职场、网络社群等
相关经典 《周易》《论语》等

五、结语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更是对人类社会结构的一种深刻概括。它提醒我们,在认识世界和理解他人时,应关注群体间的共性与差异,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人际关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