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歇后语的下一句是什么】“亡羊补牢”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四》,原意是说羊丢了以后才去修补羊圈,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想办法补救,防止继续损失。它常用来形容在错误发生后及时改正,还不算晚。
不过,“亡羊补牢”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歇后语,而是一个成语。如果从歇后语的角度来看,有时人们会将其与“为时未晚”搭配使用,形成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亡羊补牢 |
| 出处 | 《战国策·楚策四》 |
| 原意 | 羊丢了才去修补羊圈,比喻出了问题后及时补救 |
| 常见搭配 |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
| 用法 | 形容在错误发生后及时纠正,仍不晚 |
| 是否为歇后语 | 不是完整的歇后语,但常与“为时未晚”连用 |
虽然“亡羊补牢”本身不是严格的歇后语,但在日常使用中,它常与“为时未晚”搭配,形成一种类似歇后语的表达方式。这种说法不仅形象生动,也富有哲理,提醒人们面对错误时要勇于改正,不要因小失大。
如果你是在寻找“亡羊补牢”的完整歇后语形式,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是否采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样的搭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