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鼠忌器什么意思】“投鼠忌器”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书·贾谊传》:“今或言‘民多不从’,则其势不可谓‘安’;‘投鼠忌器’,非所以为‘治’也。”原意是说,想要打老鼠,但怕打坏了旁边的器具,因此不敢下手。后来引申为做事时因为顾忌到其他相关的事物,而不敢放手行动。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处理问题时,因担心牵连到其他方面,而有所顾虑、犹豫不决。它强调了“顾忌”的心理状态,有时也可能带有消极的意味,表示因畏惧而不敢作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投鼠忌器 |
| 出处 | 《汉书·贾谊传》 |
| 原意 | 打老鼠怕打坏器物,不敢动手 |
| 引申义 | 因顾忌其他因素而不敢采取行动 |
| 使用场景 | 表达因担忧后果而犹豫不决的情况 |
| 同义词 | 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
| 反义词 | 勇往直前、果断行事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达谨慎态度 |
示例句:
- 他想举报公司违规行为,但又怕牵连到自己的职位,真是投鼠忌器。
- 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不能投鼠忌器,否则会错失良机。
小结:
“投鼠忌器”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既要考虑全面,也要有决断力。适当的顾虑是必要的,但过度的犹豫可能会导致错失机会。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和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