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徵舆生平简介】宋徵舆(1617—1667),字直方,号巢林,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诗人,与陈子龙、李雯并称“云间三子”,是云间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诗风清丽婉约,注重辞藻华美,尤以词作见长,在当时文坛颇具影响。
宋徵舆早年聪慧好学,博通经史,尤精于诗词。他虽出身士族,但生活简朴,不慕荣利。明亡后,他选择隐居山林,不愿仕清,表现出较强的气节。然而,清初朝廷对前明遗民采取招抚政策,宋徵舆最终被迫出仕,任国子监博士等职,后因病辞官归隐。
在文学创作上,宋徵舆继承了晚明文人的风格,注重情感表达与艺术形式的统一。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语言细腻,意境深远。其诗集《鸣玉堂集》流传后世,成为研究明末清初文学的重要资料。
宋徵舆生平简表
| 项目 | 内容 |
| 出生年份 | 1617年 |
| 去世年份 | 1667年 |
| 字 | 直方 |
| 号 | 巢林 |
| 籍贯 | 浙江钱塘(今杭州) |
| 身份 | 明末清初文学家、诗人 |
| 代表流派 | 云间诗派 |
| 代表人物 | 与陈子龙、李雯并称“云间三子” |
| 诗歌风格 | 清丽婉约,注重辞藻与意境 |
| 代表作品 | 《鸣玉堂集》 |
| 仕途经历 | 曾任国子监博士,后因病辞官归隐 |
| 人生志向 | 保持气节,不慕荣利,晚年归隐山林 |
宋徵舆的一生,既是文人风骨的体现,也是时代变迁下的缩影。他的作品和人生选择,至今仍为后人所研究与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