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可以含义】在古文阅读中,理解词语的含义是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的关键。《孟子·告子上》中有一句:“是亦不可以已乎?”其中“可以”的含义常被误读或忽略。本文将对这句话中的“可以”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总结与表格形式展示其含义。
一、原文背景
“是亦不可以已乎?”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为: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死而无避也。是亦不可以已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人们所想要的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凡是能够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能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凡是能够避免死亡的办法,有什么不能做的呢?但事实上,有些人却宁可牺牲生命也不愿做不义之事。这难道不应该停止吗?
二、“可以”的含义分析
在“是亦不可以已乎”中,“可以”并非现代汉语中“可以”表示允许或能力的含义,而是古文中常见的“能够”或“可能”的意思。这里的“可以”应理解为“能够”,即“能够继续下去吗?”
- “可以”在此处的含义:表示一种可能性或可行性。
- “已”:意为“停止”或“终止”。
- 整句翻译:这种行为(指舍生取义)难道还不应该停止吗?
因此,“可以”在这里并不是“允许”或“许可”的意思,而是表示“是否有可能继续这样做”。
三、总结与对比
| 词语 | 古文含义 | 现代汉语含义 | 在句中作用 | 解释 |
| 可以 | 能够、可能 | 允许、能力 | 表示可能性 | 指是否能继续下去 |
| 已 | 停止、终止 | 已经、完毕 | 动词 | 表示“停止” |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这种行为难道还不该停止吗? | 这种情况还能继续吗? | 反问句 | 表达对某种行为的反思 |
四、结论
“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可以”在古文中主要表示“能够”或“可能”,而非现代汉语中的“允许”或“许可”。结合上下文来看,这句话表达了对舍生取义行为的一种反思和质疑,强调在极端情况下,人是否还应该坚持某种原则或道德标准。
理解古文中词语的多义性和语境依赖性,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思想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