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译文】一、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一篇散文,属于《永州八记》之一。文章通过描写作者在永州游览西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对现实的不满。
全文以“始得”为题,意指作者终于发现了西山的美景,借此抒发了自己在贬谪生活中的精神寄托和对自由的向往。文章语言清丽,意境深远,展现了柳宗元高超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 原文 | 译文 |
|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 自从我成为被贬之人,居住在这个州里,常常感到忧惧不安。 |
|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 在空闲的时候,就慢慢行走,随意游玩。 |
|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 每天和同伴登上高山,进入深林,走到曲折的溪水尽头。 |
|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 幽静的泉水和奇异的石头,无论多远都能到达。 |
| 爱是溪,遂营室其侧。 | 我喜爱这条溪水,于是就在溪边建了房屋。 |
| 今吾嗣子未有知,而几于死,乃若此。 | 现在我年幼的儿子还不会说话,却几乎死去,竟像这样。 |
| 是岁,元和四年也。 | 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三、文章主旨简析
《始得西山宴游记》不仅是一篇写景散文,更是一篇抒情之作。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贬谪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文章中,“始得”二字,既是对西山美景的初次发现,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觉醒。
柳宗元借景抒情,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波动与思考。
四、写作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文章用词精准,描写细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 情景交融:作者在写景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 结构紧凑:全文虽短,但层次分明,由游山到赏景,再到抒怀,层层递进。
五、结语
《始得西山宴游记》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作者心灵世界的写照。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柳宗元在逆境中的心境变化,以及他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