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素餐肉食者鄙是什么意思】“尸位素餐肉食者鄙”这句话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原文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后来在文学和现代语境中,常被引申为“尸位素餐,肉食者鄙”,意指那些占据高位却无所作为、只知享乐的人,其见识浅薄,缺乏远见。
一、
“尸位素餐”原意是指占着职位却不做事,白吃俸禄;“肉食者”则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鄙”是浅陋、目光短浅的意思。整句话合起来,是用来批评那些身居要职却无能无为、只顾享乐的权贵阶层,讽刺他们见识浅薄、缺乏政治智慧。
在现代语境中,这句话常用来形容某些官员或管理者不思进取、尸位素餐,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缺乏责任感与远见。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含义解释 |
| 尸位 | 占据职位而不做事,白吃俸禄 |
| 素餐 | 白吃饭,不劳而获 |
| 肉食者 | 指居高位、享有厚禄的人(古代贵族才能吃肉) |
| 鄙 | 浅陋、目光短浅 |
| 整体含义 | 批评那些身居高位却不作为、只知享乐的人,认为他们见识浅薄、缺乏远见 |
三、延伸理解
“尸位素餐肉食者鄙”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它提醒人们,真正的领导者应具备责任意识和远见,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利益或安逸生活。在现代社会中,这一说法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在讨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时,常被引用以强调务实精神的重要性。
四、结语
“尸位素餐肉食者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古语,表达了对无能者的不满和对有识之士的期待。它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对当代社会的一种警示。我们每个人都应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避免成为“尸位素餐”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