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甄选问答 >

人琴俱亡成语介绍

2025-11-01 08:25:49

问题描述:

人琴俱亡成语介绍,在线蹲一个救命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1 08:25:49

人琴俱亡成语介绍】“人琴俱亡”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出自《世说新语·伤逝》。这个成语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友情与哀悼的故事,表达了对失去挚友的深切悲痛。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也蕴含着深刻的情感意义。

成语简介

“人琴俱亡”原意是指人和琴都已不在,用来比喻朋友去世后,连象征友谊的乐器也失去了意义,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哀思。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对失去重要人物或事物的极度悲伤。

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最早见于《世说新语·伤逝》中,讲述了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与他的好友戴逵之间的故事。戴逵去世后,王徽之得知消息,立即前往吊唁,并在墓前弹奏了一曲《广陵散》,之后感叹:“人琴俱亡!”从此,“人琴俱亡”便成为表达哀悼之情的经典成语。

成语释义

词语 含义
指人,尤其是亲密的朋友或知己
指琴,象征着友情或艺术的寄托
俱亡 都已不在,表示失去

整体含义:人与琴都不复存在,比喻失去挚友或珍贵之物后的无限悲痛。

使用场景

“人琴俱亡”多用于文学、诗歌或正式场合中,表达对失去亲友的深切哀悼。例如:

- 在追悼会上,人们常用此成语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

-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渲染情感氛围,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成语延伸

虽然“人琴俱亡”主要表达的是哀伤之情,但也可以引申为对某种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它不仅仅局限于友情,也可以用于对艺术、理想、青春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失落。

总结

“人琴俱亡”作为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承载了深厚的情感内涵。它不仅是对友情的缅怀,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出处、含义及使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人琴俱亡
出处 《世说新语·伤逝》
含义 表达对失去挚友的深切哀悼
延伸意义 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使用场景 文学、追悼、情感表达等
情感色彩 悲伤、哀痛、怀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