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甄选问答 >

曲意逢迎出自何处

2025-10-31 10:55:01

问题描述:

曲意逢迎出自何处,有没有人能看懂这题?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1 10:55:01

曲意逢迎出自何处】“曲意逢迎”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讨好他人而违背自己的本意,勉强迎合对方。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为广泛,但其出处却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本文将从历史文献出发,总结“曲意逢迎”的来源,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成语含义简要总结

“曲意逢迎”中的“曲意”指的是委屈自己的意愿,“逢迎”则是迎合、讨好的意思。整体意思是:为了取悦别人,故意委屈自己,做出违心的举动。

该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没有原则、一味讨好他人的人,带有贬义色彩。

二、出处考据

根据目前可查的历史文献和古籍,“曲意逢迎”并非出自古代经典文献,而是现代人对某些语句的提炼与概括。不过,与其含义相近的表达在古代文献中确实存在,例如:

- 《汉书·王莽传》:“曲意阿顺,以求容媚。”

- 《后汉书·王符传》:“士之不遇,非才之罪也,乃时之过也;若曲意逢迎,以取容于俗吏,则失其志矣。”

这些句子虽未直接使用“曲意逢迎”,但其含义与该成语高度相似。

因此,可以认为“曲意逢迎”是现代语言对古代类似表达的归纳和简化,而非某个特定典籍的原文。

三、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说明
成语名称 曲意逢迎
含义 为了讨好他人而委屈自己的意愿,勉强迎合。
出处 非出自某一具体古代典籍,而是现代语言对类似表达的归纳。
相近古语 《汉书·王莽传》:“曲意阿顺,以求容媚。”
《后汉书·王符传》:“曲意逢迎,以取容于俗吏。”
用法 多用于批评无原则地讨好他人者,含贬义。
现代使用 常见于文学、新闻、评论等场合,表示对虚伪迎合行为的批判。

四、结语

“曲意逢迎”虽非出自某一部具体的古代典籍,但其背后的思想根源深厚,反映了古人对人性中趋炎附势现象的观察与批评。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与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理性地看待人际交往中的“迎合”现象,避免盲目讨好,保持自我立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