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米教是谁创立的】“五斗米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宗教组织,它在中国道教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关于它的起源和创始人,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但普遍认为其创始人是张道陵。
张道陵,字辅汉,东汉末年的人物,被尊为道教的“天师”,因此五斗米教也被称为“天师道”。他出生于沛国丰县(今江苏徐州一带),后隐居于四川鹤鸣山,创立了五斗米教,并以“五斗米”作为入教的象征,故得名“五斗米教”。
五斗米教简介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教派名称 | 五斗米教(天师道) |
| 创始人 | 张道陵(张天师) |
| 创立时间 | 东汉末年(约公元142年左右) |
| 发源地 | 四川鹤鸣山 |
| 教义特点 | 以老子《道德经》为经典,主张清静无为,提倡符水治病、斋戒祈福等 |
| 入教方式 | 交纳五斗米,故称“五斗米教” |
| 历史影响 | 是中国道教早期的重要流派,对后世道教发展有深远影响 |
总结:
五斗米教是由东汉时期的张道陵所创立,因其入教需缴纳五斗米而得名。该教派以老子思想为基础,注重符咒、斋戒与祈福,是道教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张道陵也被后人尊为“天师”,五斗米教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对后来的道教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