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此俱寂中的万籁是什么意思】“万籁此俱寂”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这句诗描绘了清晨寺庙中宁静祥和的景象。
一、
“万籁此俱寂”中的“万籁”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指各种自然声音或万物的声音。“万”表示多,“籁”原指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引申为各种声音。整句的意思是:所有的声音都静止了,只剩下钟磬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
在诗句中,“万籁此俱寂”表现的是一个极其安静的环境,突出了禅院的清幽与超脱尘世的氛围。这种“寂静”不仅是物理上的无声,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平和。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诗句意义 |
| 万籁 | 各种自然声音或万物的声音 | 古代诗词 | 多用于描写自然环境的声响 | 表示一切声音都消失了 |
| 此 | 这、此时 | 古代文言 | 指代特定时间或状态 | 强调当前的寂静状态 |
| 俱寂 | 都寂静 | 古代文言 | 描述环境的安静 | 突出禅院的宁静氛围 |
三、补充说明
“万籁”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于表现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例如,“万籁有声”则形容万物都在发出声音,充满活力;而“万籁此俱寂”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强调一种极致的寂静,往往用于表达内心的安宁或对自然的敬畏。
因此,在理解这句诗时,不仅要关注字面意思,更要体会其中蕴含的意境与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