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砥柱中流造句子】“砥柱中流”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出自《尚书·禹贡》:“砥柱之山,不可动也。”原意是指黄河中的砥柱山,像中流的砥石一样稳固,后引申为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在现代汉语中,“砥柱中流”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困难面前坚定不移、支撑大局的关键人物或力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下面通过和表格的形式,展示其含义、用法及例句。
一、
“砥柱中流”强调的是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的力量或人物。它不仅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还蕴含着对责任与担当的赞美。该成语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中,适用于描述国家、企业、团队或个人在重大事件中的表现。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的恰当性,避免生搬硬套。同时,搭配词语如“是……的砥柱中流”、“成为……的砥柱中流”等,可以更自然地表达其含义。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砥柱中流 |
含义 | 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
出处 | 《尚书·禹贡》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在困难或危机中起关键作用的人或事物。 |
常见搭配 | 是……的砥柱中流;成为……的砥柱中流;在……中发挥砥柱中流的作用 |
近义词 | 中流砥柱、坚强后盾、中坚力量 |
反义词 | 摇摇欲坠、无依无靠、软弱无力 |
适用场景 | 国家政策、企业发展、团队合作、个人担当等 |
例句 | 在金融危机中,政府的果断决策成为经济复苏的砥柱中流。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砥柱中流”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工具,更是文化精神的体现。在实际应用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表达更加精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