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胜防什么意思】“防不胜防”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某种情况或现象难以防范,让人感到措手不及。它强调的是“防”与“胜”的矛盾关系,即虽然想尽办法去防止,但仍然无法避免发生。
一、
“防不胜防”原意是指防备起来也难以完全阻止事情的发生,形容事情发生的频率高、范围广,或者手段隐蔽、难以察觉,使得人们难以有效防范。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一些突发事件、技术漏洞、安全威胁等场景。
在现代语境中,“防不胜防”常被用来形容网络诈骗、信息安全漏洞、社会治安问题等,表示这些现象频繁出现,且难以完全杜绝。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示例 |
防不胜防 | 防备起来也难以阻止 | 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 | 形容难以防范的事物 | 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 |
防 | 防备、防范 | —— | 动词 | 他一直在防着对方的反击 |
胜 | 胜过、超过 | —— | 动词 | 这个方法胜过了之前的方案 |
三、延伸理解
“防不胜防”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现实状态的反映。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很多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的防范手段往往跟不上变化的速度。因此,“防不胜防”也提醒我们在面对未知和复杂的环境时,要保持警惕,同时也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能力。
四、使用建议
- 适用场景:适用于描述难以控制或预防的情况,如网络安全、犯罪行为、自然灾害等。
- 语气风格:偏书面化、正式,也可用于口语中表达无奈或惊讶。
- 常见搭配:常与“令人”、“让人”等词搭配使用,增强语气。
总之,“防不胜防”不仅是对一种现象的描述,也是一种警示,提醒我们面对复杂世界时需要更加谨慎和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