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与《汉书·冯唐传》中的典故,常用来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怀才不遇的悲凉命运。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古代士人仕途坎坷、功业难成的现实。
一、典故来源
1. 冯唐易老
冯唐是西汉时期的名臣,以直言敢谏著称。他曾向汉文帝进言,指出当时将领李广虽有战功,却因种种原因未能被封侯。汉文帝对此表示认同,但因自己年事已高,无法及时重用人才,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后来,冯唐因劝谏皇帝而被贬,最终郁郁而终。
2. 李广难封
李广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将领,被誉为“飞将军”,英勇善战,深受士兵爱戴。然而他一生征战,屡建奇功,却始终未能被封侯,最终因战败自刎。他的遭遇成为后世文人感叹“怀才不遇”的典型代表。
二、典故含义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不仅是对两位历史人物命运的总结,更象征着古代士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无奈。它体现了以下几点:
- 怀才不遇:才华横溢的人未必能获得应有的赏识和重用。
- 命运多舛:即使努力奋斗,也可能因时运不济而功败垂成。
- 政治环境的影响:个人的成就往往受到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的制约。
三、相关人物简要对比
人物 | 身份 | 特点 | 命运 | 典故出处 |
冯唐 | 西汉大臣 | 直言敢谏 | 晚年失意 | 《汉书·冯唐传》 |
李广 | 西汉名将 | 勇猛善战 | 未封侯而死 | 《史记·李将军列传》 |
四、后世影响
这一典故在后世文学中频繁出现,如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宋代苏轼也在词中引用此句,表达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这些诗句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内涵,也让“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成语。
五、总结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对人生、命运、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一种深刻反映。它提醒我们,成功并非仅靠才能和努力,还受到时代、机遇和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今天,这一典故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激励人们在面对挫折时保持坚韧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