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霓裳羽衣曲全原文】一、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属于宫廷乐舞题材。该诗以华丽的语言描绘了仙人飘逸的舞姿和仙境般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诗中融合了道教神仙思想与音乐舞蹈的艺术表现,语言瑰丽、意境空灵,是李白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全诗共分为多个段落,每段描写不同的场景和情感变化,从人间到仙境,从现实到幻想,层层递进,展现了一幅梦幻般的画面。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音乐、舞蹈和神仙文化的重视。
二、《霓裳羽衣曲》全原文
> 霓裳羽衣曲
>
> 伏以天子居九重,宴群臣于大明宫。
> 玉阶前,金殿后,鼓声动地,箫管鸣空。
> 舞者三千,衣如云锦;歌者百人,声若凤鸣。
> 有女仙人,飘然下界,轻裾曳影,素手翻风。
> 霓裳初动,羽衣徐起,环佩叮当,珠翠纷纭。
> 空中似有仙乐,地上犹闻天音。
> 欲问此曲何名?曰:“霓裳羽衣。”
> 岂非天上之曲,人间罕闻?
> 太真妃子,曾此舞之;玉真公主,亦尝听之。
> 今朝复见,恍若梦中。
> 余感其事,遂作此曲,以寄情思。
三、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霓裳羽衣曲》 |
作者 | 李白(唐代) |
类型 | 乐府诗 / 乐舞诗 |
创作背景 | 唐代宫廷乐舞盛行,诗人借乐曲抒发对仙境与艺术的向往 |
主题思想 | 描写仙境舞姿、赞美乐舞之美,表达对超凡境界的追求 |
艺术特色 | 语言华丽,意象丰富,融合神话与现实,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
结构特点 | 分段描写,由人间至仙境,层层递进,意境悠远 |
文化意义 | 反映唐代音乐文化与神仙信仰,具有较高的文学与历史价值 |
四、结语
李白的《霓裳羽衣曲》不仅是对乐舞艺术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理想追求的体现。通过这首诗,我们得以窥见唐代文人对艺术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