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分明是什么意思】“泾渭分明”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界限非常清晰、清楚,尤其是在对比中显得格外明显。这个成语原本是地理上的描述,后来引申为对人或事的判断和区分。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泾渭分明 |
拼音 | jīng wèi fēn míng |
出处 | 《诗经·邶风·简兮》:“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狡童。”(后世多用于形容泾水与渭水清浊分明) |
字面意思 | 泾水和渭水在交汇时,一条清澈,一条浑浊,界限分明。 |
引申意义 | 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界限清楚,是非分明,区别明显。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评价人品、行为、观点等的清晰对比,也用于描述环境、现象等的明确区分。 |
二、用法举例
句子 | 解释 |
他俩的性格差异很大,真是泾渭分明。 | 表示两人性格截然不同,区别明显。 |
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泾渭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 表示处理方式清晰明确,没有模糊地带。 |
在这场辩论中,双方立场泾渭分明。 | 表示双方观点对立,界限清楚。 |
三、常见误用
- 误用1: “他的表现泾渭分明”,这是不准确的。因为“泾渭分明”强调的是对比或界限,而不是单一的表现。
- 误用2: “两个人的关系泾渭分明”,也不恰当。因为“泾渭分明”不能用于描述人际关系的亲疏。
四、总结
“泾渭分明”原本是自然现象的比喻,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的界限清晰、区别明显。它既可以用于正面的对比(如好人与坏人),也可以用于中性的分析(如不同意见)。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如果你希望更深入了解这个成语的文化背景或相关故事,可以进一步探讨“泾水”与“渭水”的历史与地理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