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苍生问鬼神出自哪首诗】“不问苍生问鬼神”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常被用来讽刺那些不关心百姓疾苦、只关注虚无缥缈之事的人。这句话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贾生》一诗。以下是对该诗句出处的详细总结与整理。
一、诗句出处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句 | 不问苍生问鬼神 |
出处 | 唐代·李商隐《贾生》 |
作者 | 李商隐(约813—858) |
诗题 | 《贾生》 |
朝代 | 唐代 |
体裁 | 七言绝句 |
主旨 | 讽刺统治者不关心民生,只沉迷于迷信或虚幻之事 |
二、诗句背景与赏析
《贾生》是李商隐创作的一首怀古诗,借汉代名臣贾谊(贾生)的遭遇,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不满与感慨。
原诗如下:
> 宣室求贤访逐臣,
> 贾生才调更无伦。
> 可怜夜半虚前席,
> 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首诗通过描写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贾谊,但只是询问鬼神之事,而不关心国家大事和百姓疾苦,暗讽当权者昏庸无能,忽视治国之本。
“不问苍生问鬼神”一句,既是对历史事件的写实,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李商隐借此表达对朝廷用人不当、治国失策的忧虑。
三、延伸理解
- “苍生”:指百姓、民众。
- “鬼神”:象征虚无缥缈的事物,如占卜、祭祀、迷信等。
- “不问苍生问鬼神”:意为不关心百姓生活,却沉迷于宗教或神秘之事。
这一句在后世常被引用,用来批评那些脱离实际、不务正业的领导者。
四、结语
“不问苍生问鬼神”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贾生》,是一句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诗句。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问题,也对现代人有着重要的警示作用。通过了解这句诗的出处与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