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甄选问答 >

秋声赋原文及翻译

2025-09-17 23:30:51

问题描述:

秋声赋原文及翻译,求快速支援,时间不多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7 23:30:51

秋声赋原文及翻译】《秋声赋》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篇散文,以秋日之声为引,抒发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古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一、

《秋声赋》通过描写秋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生哲理思考。文中借“秋声”之名,实则写“秋思”,将自然现象与人生感悟紧密结合,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志趣。

全文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开篇点题:以“秋声”为题,引出对秋声的描述。

2. 描绘秋声:从声音的来源、性质、表现等方面进行细腻描写。

3. 引发联想:由秋声联想到人生,表达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4. 抒发情怀:在感叹之余,也表现出一种豁达与超然的人生态度。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曰:“噫!此何声也?汝可识之乎?” 欧阳修夜里正在读书,听到从西南方向传来的声音,说:“啊!这是什么声音呢?你能知道吗?”
余曰:“此天地之风声也,非人之所能为也。” 我说:“这是天地间的风声,不是人力所能制造的。”
问其故,曰:“天地之气,四时之序,万物之生,皆有其声,而人不能尽知之。” 问他原因,回答说:“天地的气息,四季的顺序,万物的生长,都有各自的声音,但人不能全部了解。”
吾尝闻之于师曰:“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我曾经听老师说过:“天地之间,就像一个风箱一样,空虚却不枯竭,运动起来反而更加丰富。”
是故圣人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不教而化,不战而胜。 因此,圣人不用说话就能让人信服,不用发怒就有威严,不用教导就能感化人,不用战争就能取胜。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 秋天,是掌管刑法的官吏,属于阴气;又是兵器的象征,对应五行中的金。
天之于物,春生秋杀,物之生也,莫不有其时。 天对万物,春天生长,秋天肃杀,万物的生长,都有自己的季节。
而况人之生也,岂得久存? 更何况人的生命,怎能长久存在呢?
故曰:天之于人,不独厚其生,亦薄其死。 所以说:上天对人,不只是厚待其生,也轻视其死。
是以君子当慎其所处,而不可不慎其心。 因此,君子应当谨慎地选择环境,也不可不谨慎地修养内心。

三、结语

《秋声赋》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象的文章,更是一篇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秋声”的描写,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修身养性。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思想深度来看,《秋声赋》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入思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