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兵黩武是什么意思】“穷兵黩武”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国家或领导人过度使用军事力量,不顾后果地进行战争,甚至到了滥用武力、不择手段的地步。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强调的是对战争的过度依赖和缺乏理性判断。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穷兵 | 指用尽一切兵力,竭尽全力发动战争 |
黩武 | 指滥用武力,不顾道义和后果 |
整体含义:
指国家或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顾一切地使用武力,甚至不惜发动战争,表现出极端的军事扩张主义倾向。
二、成语来源
“穷兵黩武”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今之议者,多曰‘国之大事,莫重于兵’,而不知兵之害,甚于水火。若穷兵黩武,非惟劳民,亦将失众。”意思是说,如果一味穷兵黩武,不仅会耗费民力,还会失去民心。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好战成性、穷兵黩武、穷凶极恶 |
反义词 | 和平共处、偃旗息鼓、以和为贵 |
四、使用场景
- 政治领域:用于批评某些国家或领导人过度依赖军事手段,忽视外交和经济合作。
- 历史评价:常用于评价古代或现代政权的军事政策是否合理。
- 文学作品:在小说、剧本中用来刻画角色的极端行为或国家的动荡局势。
五、例句解析
1. 例句一:
“他一味穷兵黩武,最终导致国家陷入内乱。”
解析: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人或政权因过度依赖武力而导致严重后果。
2. 例句二:
“历史上许多帝国的衰落,都与穷兵黩武有关。”
解析:从历史角度说明穷兵黩武的危害性。
六、总结
“穷兵黩武”是一个具有强烈批判意味的成语,用来描述那些不计后果、滥用武力的行为。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冲突时应更加理性和克制,避免因一时的冲动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穷兵黩武 |
含义 | 不顾后果地使用武力,滥用军事手段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近义词 | 好战成性、穷凶极恶 |
反义词 | 和平共处、偃旗息鼓 |
使用场景 | 政治、历史、文学等 |
总结 | 强调军事扩张的危险性,倡导理性与和平 |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