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目成诵是什么意思】“过目成诵”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记忆力非常强,只要看过一遍内容,就能记住并背诵出来。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文献,常用于称赞他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过目 | 看过一眼 |
成诵 | 背诵出来 |
过目成诵 | 指人记忆力极强,看过的文字能立刻记住并背诵 |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最早见于《晋书·王导传》:“导性宽厚,每览《世说新语》,则口诵心惟。”后来在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记忆力好,尤其是对文字类内容的记忆力强。 |
例句 | 他读书时过目成诵,令老师十分惊讶。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记忆力强、过目不忘、一目十行 |
反义词 | 健忘、记性差、遗忘快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应用 |
学习场合 | 赞美学生或学者记忆力强,学习效率高。 |
工作场合 | 描述某人快速掌握信息的能力。 |
日常交流 | 用于夸奖他人记忆力好,有天赋。 |
五、注意事项
1. “过目成诵”虽然强调记忆力强,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需结合实际情况使用。
2. 不宜滥用,否则可能显得夸张或不真实。
3. 更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总结
“过目成诵”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表达了对记忆力极强者的赞美。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记忆能力的重视,也反映了语言文化中对智慧和才能的认可。在现代生活中,虽然我们不再依赖背诵来获取知识,但这一成语依然具有启发意义,提醒我们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记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