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闻遐迩的词语解释】“名闻遐迩”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名声非常大,不仅在本地广为人知,而且远近都流传着它的美名。这个成语多用于赞美人或事物的声望极高,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近义词 | 反义词 |
名闻遐迩 | míng wén xiá ěr | 声名远扬,远近皆知 | 《后汉书·王符传》 | 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声誉极广 | 誉满天下、声名远播 | 默默无闻、鲜为人知 |
二、详细解析
“名”指的是名声、名誉;“闻”是听到、闻名;“遐”是远的意思;“迩”是近的意思。因此,“名闻遐迩”整体意思是:名声传得非常远,连远方的人都知道。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个正面的形象,通常用于褒义语境中。
例如:“这位科学家因在国际学术界的杰出贡献,早已名闻遐迩。”
三、使用场景
1. 人物介绍:用于描述一位在某个领域有极高声誉的人物。
2. 产品宣传:用于形容某品牌或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
3. 历史评价:用于回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的声望。
四、注意事项
- “名闻遐迩”一般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应注意语境,避免与“臭名昭著”等带有负面色彩的成语混淆。
- 成语结构为联合式,由两个并列的词语构成,表达一种广泛传播的状态。
五、总结
“名闻遐迩”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用来形容名声远播、人人皆知的状态。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简洁之美,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声望和名誉的重视。在日常写作或表达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