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出处】一、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出自北宋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因距离遥远而无法传递情感的无奈与惆怅。
在古代,“彩笺”和“尺素”都是指书信或信纸,古人常以这些意象寄托情感。“山长水阔”则描绘了地理上的阻隔,进一步强化了“知何处”的迷茫感。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是晏殊词作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以下为该诗句的出处及背景信息的详细整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句原文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
作者 | 晏殊(北宋) |
词牌名 |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创作年代 | 北宋时期(约1040年前后) |
词作背景 | 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抒发离别之苦 |
“彩笺”含义 | 古代用于书写信件的彩色信纸,象征文雅与情谊 |
“尺素”含义 | 古代书信的代称,常指简短的书信 |
“山长水阔”含义 | 形容路途遥远、山水阻隔,象征距离的不可逾越 |
“知何处”含义 | 表示不知对方身在何处,表达无奈与牵挂 |
整体意境 | 感伤离别,思乡怀人,语言含蓄而深情 |
三、结语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古人情感表达的典范。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寄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通过这句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晏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也能体会到古人在面对距离与时间时的无奈与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