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文言文翻译及注解】《乘船》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出自《世说新语·德行》,讲述的是一个人在危急时刻如何选择善行与义举的故事。文章虽短,却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古代士人重义轻生的价值观。
一、原文
> 乘船
> 有人乘船而渡,舟人曰:“此船有载一人,若不弃之,则船必覆。”其人曰:“吾宁死,不能弃之。”遂共沉没。
二、翻译
有人乘坐一条小船过河,船夫说:“这条船只能载一个人,如果不抛弃他,船就会翻。”那个人说:“我宁愿死去,也不能抛弃他。”于是两人一同沉入水中。
三、注解
词语 | 释义 | 出处 |
乘船 | 坐船、乘坐船只 | —— |
舟人 | 船夫、撑船的人 | —— |
载 | 承载、容纳 | —— |
弃 | 抛弃、丢下 | —— |
沉没 | 沉入水底 | —— |
宁死 | 宁愿死 | —— |
四、总结
《乘船》通过一个简短的场景,展现了人性中“义”与“生”的冲突。文中主人公面对生死抉择时,选择了坚守道义,不愿抛弃他人,最终与对方一同遇难。这种精神在古代被视为高尚的品德,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
该文语言简洁,寓意深远,常被用于教育人们在危难之际应保持良知与责任,而非自私自利。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有时,牺牲个体是为了守护更大的道义。
五、延伸思考
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不再面临“乘船沉没”的极端情境,但“舍己为人”的精神依然值得提倡。无论是职场中的互助、家庭中的责任,还是社会中的公益行为,都体现了类似的精神内核。《乘船》不仅是一则历史故事,更是一种道德启示,提醒我们在面对选择时,要多一份担当与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