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黄是什么植物】塔黄(学名:Rheum tanguticum),是蓼科(Polygonaceae)大黄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因其生长在高海拔、寒冷的环境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常被当地人用于药用和食用。
一、
塔黄是一种典型的高山植物,常见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如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它的根茎粗壮,叶片大而厚实,花序呈圆锥状,颜色多为淡黄色或白色。塔黄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因其根部含有丰富的蒽醌类化合物,在传统中医中被广泛用于清热解毒、通便泻火等功效。
由于其生长环境恶劣,塔黄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5年以上才能成熟。近年来,随着对野生资源的过度采挖,塔黄的自然种群受到一定威胁,因此已被列为保护植物之一。
二、塔黄基本信息表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 | 塔黄 |
| 学名 | Rheum tanguticum |
| 科属 | 蓼科(Polygonaceae)大黄属(Rheum) |
| 分布区域 | 中国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青海、西藏、四川等) |
| 生长环境 | 高海拔、寒冷、干燥的山坡或石缝中 |
| 植株高度 | 通常可达1-2米 |
| 叶片特征 | 大而厚,呈心形或卵形,叶面有明显脉络 |
| 花朵特征 | 圆锥花序,花朵小而密集,颜色为淡黄或白色 |
| 根茎用途 | 药用,含蒽醌类化合物,有泻下、抗菌作用 |
| 保护级别 |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二级) |
| 生长周期 | 一般需5年以上才可成熟 |
三、结语
塔黄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生态和药用价值的植物,不仅是高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民间医药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强对塔黄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