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于二月花原文及翻译】“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这句诗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日山林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 内容 | 说明 |
| 诗句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 出处 | 唐代·杜牧《山行》 |
| 字面意思 | 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 |
| 深层含义 | 表现秋天山林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对秋景的喜爱 |
| 艺术特色 | 运用对比手法,将秋叶与春花相比,突出秋景之美 |
| 情感表达 | 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
二、原文全诗及翻译
原诗:
> 远上寒山石径斜,
> 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霜叶红于二月花。
翻译:
沿着寒冷的山间小路向上走,白云缭绕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车子是因为喜爱傍晚时分的枫林美景,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
三、赏析与理解
“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整首诗中最精彩的一句。它不仅写出了秋天山林的绚烂色彩,还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秋景的独特魅力。诗人没有一味地哀叹秋的萧瑟,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秋天的热烈与生机。
这种审美视角体现了杜牧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厚的情感。他善于在平凡中发现美,在季节更替中捕捉诗意。
四、结语
“霜叶红于二月花”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它让我们感受到秋天不只是凋零的象征,也可以是热烈而美丽的季节。这一句诗至今仍广为传诵,成为描写秋景的经典之作。
如需进一步了解《山行》的创作背景或杜牧的其他作品,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