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德川时期通商的国家有】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1603年—1868年),日本实行了较为严格的对外贸易政策,尤其是“锁国”政策,限制了与外国的交往。然而,并非完全断绝与外界的联系,仍有一些国家与日本保持有限的贸易往来。这些贸易活动主要集中在长崎的出岛,由幕府严格管控。
以下是日本在德川时期与之通商的主要国家及其贸易情况的总结:
一、
在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的对外贸易受到严格限制,但并非完全封闭。由于幕府担心基督教的传播和西方势力的渗透,采取了“锁国”政策,只允许少数国家进行有限的贸易。其中,荷兰、中国和朝鲜是唯一被允许与日本进行官方贸易的国家。此外,琉球王国虽然名义上是独立国家,但在德川时期也与中国和日本保持密切关系,因此常被视为间接通商对象。
贸易内容以瓷器、丝绸、药材、书籍等为主,而日本则出口铜、铁、漆器等商品。这种贸易模式维持了日本与外部世界的基本联系,同时也为后来的开国奠定了基础。
二、表格:日本在德川时期通商的国家
| 国家/地区 | 贸易方式 | 主要商品 | 贸易地点 | 备注 |
| 中国 | 官方贸易 | 瓷器、丝绸、药材 | 长崎(对马藩) | 通过琉球进行中转 |
| 荷兰 | 官方贸易 | 药品、天文仪器、书籍 | 长崎(出岛) | 唯一西方国家,受幕府严格监管 |
| 朝鲜 | 官方贸易 | 人参、布匹、纸张 | 对马藩 | 通过外交使节进行贸易 |
| 琉球王国 | 间接通商 | 瓷器、香料、海产品 | 通过中国进行中转 | 实际上依赖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 |
三、结语
尽管德川幕府实行了“锁国”政策,但日本并未完全隔绝与外界的联系。通过与中国的贸易、荷兰的有限接触以及与朝鲜的外交往来,日本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对外经济交流。这些通商关系不仅促进了物资流通,也为日后日本对外开放提供了经验与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