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额剩余价值的意思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超额剩余价值”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剥削机制密切相关。理解“超额剩余价值”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资本家如何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一、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由于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的超过一般剩余价值的部分。换句话说,当一个企业比其他企业更高效地生产商品时,其商品在市场上以社会平均价格出售,就能获得额外的利润,这部分利润就是超额剩余价值。
这种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仍然是工人的无偿劳动,只是它不是来自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剥削,而是来自个别企业内部的效率提升。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普遍提高,超额剩余价值会逐渐消失,最终转化为一般剩余价值。
二、表格展示
概念 | 定义 | 来源 | 获取方式 | 特点 |
超额剩余价值 | 个别资本家因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超过一般剩余价值的部分 | 工人无偿劳动 | 提高生产效率,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 | 短期性、暂时性、依赖技术进步 |
一般剩余价值 | 资本家从工人身上剥削的全部剩余价值 | 工人无偿劳动 | 延长工作时间或提高劳动强度 | 长期性、普遍性、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
三、补充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超额剩余价值并不是资本家对工人的直接剥削,而是由于个别企业提高了生产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然而,这种优势是暂时的,一旦整个行业都采用新技术,超额剩余价值就会被消灭,变成一般的剩余价值。
因此,超额剩余价值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技术进步与竞争的关系,也反映了资本积累的动态过程。
如需进一步了解“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区别,可继续探讨相关概念。